文/由百度文心一言&传媒业内联合打造
每期尝试用AI探讨传媒热点【第二期】
早在2016年,就有学者提出,中国电视的频道迟早是要取消的,因为频道是广播电视工业时代的做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业界媒体高管更曾呼吁,不上星的电视频道,停得越多越好,一时激起千层浪,对面临关停的电视频道,没必要做人工呼吸。
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辉煌一时的电视频道面临关停的命运。它们曾在各自的领域里独领风骚,甚至成为观众心中的宠儿。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这些频道逐渐失去了观众的青睐,广告收入也随之大幅下滑。
针对电视频道关停的现象,有人认为,电视台在面临经营困境的情况下,需要关闭部分频道以节约成本,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电视台的生存能力;也有人认为,电视台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承担起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频道关停可能会损害公共文化利益。
对于频道关停潮的来临,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电视媒体已经走向了末路?是否意味着观众已经彻底抛弃了电视媒体?
并非简单除暴
频道关停的几种现实逻辑
据广电总局官网消息,近两年,经广电总局批准已先后撤销130多个频道频率,其中今年撤销频道频率20多个,同时调整优化一大批频道频率。
一些频道已经失去了受众,与其说这类频道遭遇停播,不如说该类频道是工业化时代频道过多且同质化的供给侧改革,大部分停播的频道属于此种类型,在次不再赘述。
事实上,电视频道关停并不是简单粗暴式的停播。部分电视频道具备一定的资源禀赋和节目资源,该类频道往往采取合并到强势的地面频道或者上星卫视的运作方式进行,是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装出发。一些关停的频道在“掐头去尾”后保留一部分节目或资源进入新的频道,成为被“吞并”的对象。
比如,关停的浙江影视娱乐频道与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完成合并,升级定位为教科影视频道;哈哈少儿并入炫动卡通卫视,形成哈哈炫动卫视,相当于一个上星频道兼并了地面频道;北京纪实(上星)与北京体育合并为奥运纪实频道(上星)。
此外,一些电视频道通过改名字、改定位,全新升级换代,这一案例不属于“关停”范畴,属于电视频道改革的“调整升级”案例。在此过程中,新的电视媒体品牌脱颖而出。
比如,山东影视频道升级为山东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打造专业的电视文化旅游宣传平台;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转型升级为老年人专业电视频道——爱晚频道,浙江党建电视平台完成了全面改版升级,焕新推出之江纪录频道。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电视频道关停的同时,亦有不少电视频道开播,这类频道通常是为了适应特殊的宣传需求。
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开播上线,该频道是全球首个24小时上星播出的4K超高清体育频道;新开播的大湾区卫视和珠江之声以“活力湾区,文化中国”和“声动大湾区”为定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国首家以“乡村振兴”命名的电视频道——潜江市乡村振兴电视频道全面讲述、传播潜江、湖北乃至全国“三农”发展的好故事、好声音。
频道关停是广播电视供给侧的改革措施之一,频道关停整合之后,如何能够更好地运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才是关键,频道关停事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路径,更是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的一种积极的调整和选择。
腹背受敌
谁动了电视频道的根基?
早在2015年,广电行业分析专家王明轩曾尖锐地指出电视行业的未来,人家的节目逐渐成熟了,甚至开始反向输出电视了,我们终于明白这意味着传统电视最后的根基已被动摇,雪上加霜的是我们的行业又面临着收入的整体下滑。对于广电来说,只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种社会机构,当你起不到应有职能时,就必然会遭遇困难。
好巧不巧,2014年前后,亦是影视行业资本化凶猛,首批传统电视媒体转型潮的时代。离职、创办公司者比比皆是,诸如央视《挑战主持人》制片人马东、《开心辞典》的制片人许立、《非常6+1》制片人哈文等,湖南卫视《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打造出《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的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等都选择在这个节点争相离职创业……
在传统媒体人离职的同时,也正是视频平台高速发展期。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观看视频内容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台的霸主地位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转向视频平台观看电视节目。
在节目之外,影视剧也逐渐被沦陷。诸如《人世间》《狂飙》《三体》等爆款剧不乏视频网站的主投、主控的声影。在视频网站与电视台的这场权力交接之中,伴随着视频网站自制剧占据较大比例,伴随着一线卫视黄金档期加入播出“二轮剧”的队列,大大地抢占了版权剧公司在电视台的发行份额,“发行电视台"逐渐成了视频网站主控剧的重要目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从网民年龄结构看,60岁及以上群体占比显著提升,达到14.3%,即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应用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中老年受众数字化进程逐渐加速完成,伴随着视频平台用户的年龄层随之拓宽,平台的使用场景也在变化,其中家庭场景的比重明显增加。视频平台在内容质量上不断提升,通过购买热门剧集、综艺,自制优质内容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表面上视频网站烧钱是为了互相烧,从大的宏观格局来看,是新的这波人烧钱干传统的这帮人。”视频网站“下沉战场”新赛道,尚不知谁将会成为赢家,但可以预测的是,这场“下沉战”将会进一步瓦解掉电视台的存量受众,如已与电视台形成“约会意识”的中老年观众。
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已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当前,以短视频应用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
有观点认为,电视剧可以一剧吃天下,地方性的新闻却要深入到每个城市去制作。视频网站根本没有这个人力和精力去制作地方新闻。而且本地化的新闻基本一分钟说完,和视频网站的用户习惯也不太符合,反而更适应碎片化的短视频平台。
快手和头条(包含抖音+西瓜)这两个短视频平台,取代了地方电视台最重要的职能:当地真实生活展现。拼多多吃的,则是本应该投放在地方电视台上的广告。
当然,对于电视台来讲,它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长短视频平台,还必须与其他平台一样争夺“国民总时间”。新的娱乐方式正一步步的把用户的时间拉走,导致电视机的价值大幅度降低。而电视台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把用户重新拉到电视机前,这是一场重大的考验,也是一个再次起飞的绝佳时机。
“带光环的电视”
究竟还剩下什么?
虽然广播电视面临严峻挑战,但广播电视并没有死,这是因为:广播电视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信息和文化娱乐的主要渠道之一,它拥有广泛而忠实的受众群体。
广播电视正在努力适应新的媒体环境,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以及拓展新的业务模式,如电子商务、MCN等。
虽然广播电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仍然将是重要的媒体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老年人和农村地区的人群来说,广播电视仍然是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
那么,电视台和视频新媒体平台相比还剩下哪些优势?我们或许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拆解:
《唐宫夜宴》中唐宫小姐姐、《洛神水赋》中满是梦幻色彩的水下洛神、《龙门金刚》中刚柔并济的金刚与伎乐飞天……不难看出,电视媒体依然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和设备,能够制作出更高质量的节目。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保证节目的制作质量和艺术水平。近年崛起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便是最好的见证。
在媒体融合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媒体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内容生产效能和活力。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亦然离不开河南台大刀阔斧的改革,其成立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的举措便激活了内容创造活力。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考,那就电视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央卫视本身具备一定的资源禀赋,具有人才优势,它们可以靠着精美的节目,成功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于没有上卫星的地面电视台和县市级电视台来说,这个形式就很严峻了,或许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带光环的电视”——这是两位欧美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一书中对电视下的定义。书中说:“这些仪式使极其庞大的观众群体为之激动——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它们扣人心弦、令人神往。它们以一种收视状态为表征,在此状态下,人们彼此相告必须收看,必须把别的一切搁在一边。
电视仪式感是指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感受和体验,表现为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会进入一种专注、投入、兴奋的状态,有时还会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共鸣和社交互动。一些特殊的电视节目,例如大型晚会、颁奖典礼、重要体育赛事等,往往会给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仪式感,这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
一年一度的春晚便是电视仪式感的最佳体现,观看春晚已经成为一种充满仪式感的体验,它不仅是家庭传统、社交认同、文化体验的象征,更是中国人过年的一种重要的仪式。
罗振宇此前在跨年演讲就曾表示,其与深圳卫视的合作带给我们巨大的冲击感,它其实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上的全新的流量和用户,不是,而是电视可以击破圈层。在大众注意力稀缺时代,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可信价值的电视资源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新闻联播》后120秒品牌时段便是通过发挥电视媒体共识性的、脉冲式传播优势,进一步凸显出电视媒体超级宣推的价值。
可以看出,在营销层面,电视媒体在传递情感表达力、引起共鸣、凸显卖点、最大程度抵达受众、二次传播等方面,对于广告表达品牌诉求,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有着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大视听格局的转型
是漫长的旅程
媒介变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和印刷术,近代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以及现代的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这些媒介形式的发展和演变,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影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例如,电视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纸质媒体转向了电子媒体,互联网的发展则推动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就有低谷。至于死掉,不能一言以蔽之。一个行业兴盛时,也不是每一个单位都朝气蓬勃,一个行业衰落时,也不是所有的都死掉。广播的出现没有消灭报纸,电视的出现没有消灭广播。
在广播出现后,报纸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可收藏性、可移动性和免去负载的繁杂设备和电源。此外,报纸的内容通常比广播更加深入和详细,因此对于那些想要更详细地了解新闻和事件的读者来说,报纸仍然是他们的首选媒体。尽管广播的出现对报纸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报纸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并且也继续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
在电视出现后,广播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并且也继续受到许多听众的喜爱,广播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媒体。
比如,广播经常在汽车领域中广泛使用,因为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可以使用收音机收听节目。尽管电视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但广播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并且也继续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电视频道的关停并不意味着电视台的死亡。实际上,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视频道只是电视台的一个播出平台或载体。电视台可以通过其他的播出平台或载体来继续其节目制作和播出。
在当代社会,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电视台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途径来实现其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数字化和多元化。同时,电视台也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创新、提高节目质量、拓展广告市场等方式来应对竞争和挑战。
因此,对于那些面临关停命运的电视频道来说,它们需要做的不应该是放弃,而应该是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地进行自我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中重新焕发生机,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
这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程,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前行,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和成长。
主管部门对于电视的期待也早已提上日程:从2022年开始,“未来电视”战略部署进入视听行业视野,根据广电总局的规划,“未来电视”要为观众提供以“频道定制、呈现多样、视听沉浸、服务智慧、交互人性、网络无感”为主要特征的“更高端、更丰富、更便捷”的广电视听服务,形成大视听格局。
在未来,电视台仍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数字化转型:电视台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和市场需求:
内容创新:电视台需要加强内容创新,提高节目质量和创新性,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广告客户。
拓展播出平台和受众群体:电视台需要拓展播出平台和受众群体,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合作与资源整合:电视台需要与其他媒体进行合作和资源整合,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竞争力。
部分资料引自:
卢诗瀚《快手、头条、拼多多正在吃掉地方台》
珊迪《20年,电视人“下海”往事》
上一篇:夏收见闻:当我们“翻阅”土地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